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

User's avatar
夏初's avatar
1dEdited

感谢分享。非常有趣的写作尝试,读来深受启发。

以下是由启发而来的几点感想。既然是所谓的感想,不是正式论文或论说文essay,所以就直言不讳了。

又,因为感想太多,以下所言必定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此处所谓的攻不是攻击的攻,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攻)。

1.三岁就寄宿,离开家,离开父母,让父母失去对孩子监管和教育的控制权。作为一个有几个孩子的人,我觉得这不可理喻,也可怕。(注:我不是在批评阁下或阁下的的父母,而是在讲我认为是一般的道理,因此以下的“你”也不是指阁下,而是一种泛称。)

2.孩子年纪小小的就完全交托出去,完全交给自己并没有什么深入了解的人,自己平日见都见不到,那你又何必要孩子呢?是因为方便、省心、且产权不成问题(东西虽被别人日夜带管还是你的)嘛?即使是产权不成问题,这在我看来也有严重问题。

3.孩子不是一件什么东西,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你也是个人,而人(以及牛、马、羊之类的牲畜/动物)都是有感情的。把幼畜跟母亲分开是一种残忍的(令人看上去很难过的)事情,如今被动物权益主张者强烈批评和反对。我的直觉告诉我,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准许这种残忍的事情发生,主动从事这种残忍练习,对大人和孩子都不会是什么好事。

4.退一万步说,就算孩子是一件东西,是一个玩具,把如此精巧的玩具交托给别人管,别人玩,玩一个星期不分昼夜,这玩具只能在周末才回到自己手中,你就不怕这玩具不被珍惜,被玩坏吗?直觉告诉我,被玩坏的风险太大太大了。

5.尤其是在这个三四岁的孩子都被强制要求静坐几个小时聆听伟大领袖讲话的时代(玩具被破坏性地死玩的时代)。

6.一个人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感(观念/信条/内心准则)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古往今来直到今天这一直是个迷。阁下的成长经历(价值观养成经历)再度显示了这一点。我们看到的成长背景/环境完全相同但价值观大相径庭的例子太多了。阁下在英国留学,最终养成了自由派的价值观,也有同样留学的人成为巧舌如簧的独裁专制的辩护人(在Substack这块风水宝地上,这种非常奇异/普通的景色比比皆是)。

7,我知道以上的6.跟前面所说的1、2、3、4、5可以是矛盾的,不兼容的。如何使之兼容,how to harmonize them,这是我还没能想出(没能想清楚)的。

Expand full comment
wusingeee's avatar

挺好奇是什么机缘那么早就去了英国留学(相信不单纯是家里有这个经济条件而已),比如父母的想法?自己的意愿? 也挺好奇在世界漂流和成长过程中如何与穆斯林身份的自处。

Expand full comment
5 more comments...

No posts